作者:Little_z    2013-05-20    公平贸易 政府合作  来源:创思客原创  


Ø  影片介绍

这一集开头就提出了一个不能再现实的问题:如何喂饱这个世界?由此引出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粮食危机是指粮食供不应求,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与短缺。对非洲的一些最不发达国家而言,粮食危机带来的是饥饿与动荡。而对于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而言,一方面,一些本身农业产量低的国家会从外界进口粮食,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身的粮食安全,一些较发达的国家会选择向其他国家购买土地,而这会进一步地加剧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的风险。(关于粮食危机的一些介绍可以戳此:http://finance.ifeng.com/topic/news/liangshiweiji/  )


对非洲来说,粮食供不应求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因为人口增加以及外界对粮食的购买,粮食需求量增加;但是,因为经济和技术的限制,虽然非洲的土地资源丰富,但粮食产量的增加跟不上需求量增长的速度。


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粮食危机,只好从供给量入手。可是在土地恒定的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而这些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农民都缺乏资金和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唯一可能可行的途径就是吸引外资。影片中,马里政府试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希望吸引来自国外的资金和技术。


这也引出了影片中的故事:来自发达国家的Mima和其他多个机构合作,希望利用马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在当地购买一些土地,建设制糖厂,把此前各自耕种的农民变成制糖厂有固定工作量和较稳定工资的工人,他们可以通过耕种作物为制糖厂的原材料,也可以在生产线上工作。这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项目。把农业与工业结合,把农民变成工人,提高了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也让农民能得到更多、更稳定的收入。当地女性也可以借此机会得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女性的地位。


Mima和他的合作伙伴们顺利地得到了马里政府的支持,但当地农民对待类似项目的态度并非一致。有的农民愿意卖出自己的土地,把自己的身份转变为Sosumar制糖厂的工作人员,有的人却不接受这样的变化,无论是出于对传统的坚守还是对被欺骗的担忧。


除此之外,类似项目的建设还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另外,在一些项目中,出现了为了征收土地,对当地人使用暴力的情况。

农民的反对后来引发政变,制糖厂没有按原计划运作。曾经信心满满的Mima损失了部分投资,当地的百姓生活也回到了原来的状态,甚至因为动乱的发生而变得更差。

Ø  外资、工业化、大公司可以解决问题吗?

这是本集影片中涉及的一个主要问题,当地农民的不同观点和选择也导致了影片中的矛盾冲突和不太乐观的结局。关于外部投资、大公司介入农业生产的问题,Why Poverty制作方网站(http://www.whypoverty.net/en/article-overview/)上提供了一些文章资源,从中可以总结出这种趋势的一些利弊。


利:

外资和大公司的进入非洲的主要优势在于和当地资源的互补。以家庭或者小型集体为单位的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容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原本的产量不高的情况下,这种不稳定就意味着饥饿,而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原材料。二者合作之后可能带来共赢结果。


弊:

1.       虽然农民们依赖土地的生活方式不太稳定,但土地是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资源,而大企业的介入可能让他们失去土地,如果收购土地之后,大企业再带来垄断或者对农民权益的侵犯,农民的生活可能更糟。

2.       另外就是对环境的破坏。首先是收购土地、建立厂房和办公室的过程中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比如植被),另外大公司为了提高产量,可能会使用化肥、转基因种子等,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好的改变。

3.       大企业以商业利益为导向,和农民之间主要是资源交易关系,几乎不会给当地农民带来知识文化方面的资源,比如引导通过种植多样化的农作物来预防风险等。大企业也许会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即便如此,由经济到文化教育的变革也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看起来这种趋势包含的弊端比益处多,可是这几个方面发生的可能性对农民的影响程度都很难衡量,而且除了吸引外资,走农民-企业合作的道路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能够改变现状呢?

除了选择本身,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谁来决定非洲农民的未来走向,他们能否自由地做出选择。对农民来说,怎样明确自己应该做出的选择,怎样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比如无论如何,不应该让他们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从宏观制度上说,土地的归属权是否清楚?这些都是重要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Ø  可能的改变方式

这集影片是不是看得人有些失望?面对大规模人口的赤贫,任何充满创意的点子和社会创新达人们说到、写到的概念,都显得有些缓慢和无力。


面对风险,Why Poverty制作方的资料链接中也提到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没错,就是NGO。NGO在企业和农民的对接中可以起到监控作用,比如弥补农民与大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鸿沟,比如倡导公平贸易,让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利益,比如对农民基本人权的理念普及和保护。当然,对于NGO也有指责的声音,觉得NGO在加速让企业和农民结合——如前面所述,这种合作充满风险,而NGO不一定能让农民规避这些风险。但NGO的存在与行动,还是让人看到改变的希望。

Ø  关于本集的其他资料:

ü  Why Poverty制作方提供的资料汇总:http://www.whypoverty.net/en/article-overview/

ü  More aboutland rush:http://www.whypoverty.net/en/article/114/

ü  Does thefuture of farming in Africa lie in the private sector? http://www.guardian.co.uk/global-development/poverty-matters/2012/nov/23/future-farming-africa-private-sector?intcmp=122



----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本文来自有趣又有用的公益资讯资讯平台创思客(thinker360.com),译者/作者 Little_z”---

Little_z



#Talk#其它文章

热门文章